与美同行 “艺”起成长
江宁区东山鼓山路幼儿园艺术组教研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3/12/10 23:34:04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752次
与美同行 “艺”起成长
——江宁区东山鼓山路幼儿园艺术组教研活动报道
每个季节都是大自然赋予孩子们最好的课程、最好的老师,初冬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漫山遍野都是飞舞的落叶、散落的果实。为了让幼儿走近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让美术活动从室内走向更为宽广的户外,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增强想象空间和创意思维。我园艺术组的老师们在12月7日中午,以“利用我园地势开展户外美术游戏的支持性策略”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教研。
反思需求,始于资源
本次教研主题基于我园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实际需求。一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美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0-3岁儿童学习与指南》均提到,要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二是发挥园内资源价值的需要。我园园内的户外活动场地并不宽裕,户外游戏一直是我们的弱项。如何利用园内的地形优势创设各类户外游戏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主题教研为了充分利用我园的空间资源、地貌资源、设施资源、材料资源等,突破原有的写生、涂鸦的单一模式,开展更为多样的户外美术游戏。
互动游戏,创意无限
参与教研的老师按照班级序号进行了分组,分别是1班组、2班组和3班组。活动开始,王鹂老师带来了自然物拼搭的体验式小游戏。各小组利用收集到的树枝、松果、树叶等自然物在6分钟时间内进行创意拼搭。1班组拼搭了一个烧烤架,可悬挂幼儿作品,实用性强。在游戏体验中发现,缠绕、编织的技巧至关重要,在游戏开展中,应该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对相应的技巧方法进行指导。2班组制作了一个自然物风铃,树叶、松果等材料垂挂在树枝上,十分精致。老师们发现,同伴间的分工与合作可以使制作的效率更高,应该加强对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行为的培养。3班组则制作出一顶帐篷,通过麻绳、皮筋对树枝进行缠绕组合,然后使用树叶进行装饰。老师们反思,游戏中应该投放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材料,并将材料进行分类摆放,便于幼儿自主选择,培养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短暂的体验式游戏中,我们感受颇多,通过将自己代入到幼儿的日常游戏中去,反思不足,思考改进。
案例分享,发现问题
本次教研前,中班三个班级作为试点开展了户外美术游戏,中班组的老师分享了本班户外美术游戏的初探情况。1班组围绕丛林探险进行了有趣的沙画和玩色活动,2班组在种植园地开展了绘制美丽的地砖画和制作树枝风铃的活动,3班组则围绕大树进行了给大树穿衣和树下小景拼搭活动。孩子们在户外美术创作时兴趣浓厚,想要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出自己眼中美丽的世界。当然,在孩子们享受创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例如: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较弱、体能还明显不足、户外的作品难以保存和分享等。
分组讨论,集思广益
随后,主持人包敏玲副园长从三组案例中提炼出中班组户外美术游戏开展中的共性问题,组员们分三组自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积极主动,各抒己见,发现了幼儿在各个案例中所收获的成长经验,提炼了本组针对所选问题形成的支持性策略,三位小组长进行了代表发言。
总结提炼,反思沉淀
活动的最后,包园长对于户外美术游戏开展的策略进行扩展:开放空间,打破户外游戏区设计的结构化;开放材料,打破户外游戏材料投放定点化;开放内容,打破户外游戏内容规则固定化。除此之外,还给大家推荐了户外美术游戏相关的文章、书籍,希望可以通过自主阅读,学习、了解到更多户外美术游戏开展的方法与策略。
此次教研活动为艺术组的组员提供了更多实践、反思和交流的机会,这不仅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更是一次成长的过程。相信在以后的户外美术游戏组织中我们一定能够学以致用,引领孩子更好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与美同行,“艺”起成长!
二O二三年十二月十日
撰稿:江 珊
校对:包敏玲
编辑:张 鹏
审核:吴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