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 发现课程
江宁区东山鼓山路幼儿园微课程学习故事分享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1/7/13 9:40:54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521次
关注儿童 发现课程
——江宁区东山鼓山路幼儿园微课程学习故事分享活动报道
为促进幼儿园班级微课程的组织开展,分享微课程实施经验,提升教师发现、实施微课程的能力。2021年6月30日下午,东山鼓山路幼儿园全体教师进行了本学期的班级微课程交流分享活动。本次活动中,老师们从课程缘起、思维导图、实施推进、微课程反思等方面,采用ppt展示和解说的形式对本学期开展的微课程实施情况做了分享交流。
小班组:生活中影子无处不在,影子是怎么出现的呢?影子又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呢?周寒卿老师带来了一场关于影子的探秘,从“找影子”、“藏影子”、“影子分离”、“影子做游戏”四个方面详细讲述了班级微课程活动《我与“小黑”的故事》。幼儿在活动中创造性地开展了各种影子游戏,通过多领域的自然融合,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杨松松老师注意到幼儿关注身上被蚊子叮包的兴趣,为幼儿提供材料、创造条件去追寻蚊子的踪迹,开展了《痒——蚊子大作战》微课程活动。活动缘起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抓住了教育的契机,与幼儿一起展开了关于“蚊子来啦”的讨论,开展了“寻蚊”、“识蚊”、“驱蚊”等活动,带领幼儿进行了一次关于“小蚊子”的深度探究。
中班组:陶志宁老师通过种植园地中“向日葵”的种植活动生成微课程,满足了幼儿亲近大自然的需要,增进了幼儿对植物及其生长过程地探究。微课程分为五个方面:“种什么”、“如何种”、“如何管理”、“节日后的惊喜”和“我们的收获”,幼儿在选种、播种、管理、收获、品尝、制作等整个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兴趣是孩子的老师,汤满芳老师带领孩子由一个特殊纪念日的经验开启了《“520”项链诞生记》微课程。活动以“520”这一特殊日子为背景,幼儿通过情感交流和亲自操作,表达了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幼儿从随意串项链到有规律的串项链,从发展小肌肉群到发展数学知识,整个微课程活动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
大班组:陶昱霖老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开展了《我的表演我做主》课程活动。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幼儿能够有效的迁移原有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幼儿通过制作剧本、自主确定角色、自主分工,提高了合作水平、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姚莉老师的微课程活动《戏龙舟》,展现了幼儿端午节活动中由观看划龙舟比赛引发了要自己搭建龙舟的过程,从选择积木、记录数量、罗列计划、搭建龙舟、改造升级,终于在活动室里搭建出了属于自己的游戏空间。教师在活动中给予了幼儿足够的支持,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一步步的进行思考和探索,提高了幼儿科学探究、自主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跳绳是幼儿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怎样引导幼儿更有兴趣、更有效的进行跳绳游戏呢?李梦婷老师带来微课程活动《“绳”彩飞扬》。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寻找幼儿兴趣点,开展了可持续性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自主讨论和思考、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练习计划。在活动中幼儿既掌握了跳绳的动作要领,提高了身体素质,又在活动中促进了幼儿的交往、探究能力。
黄悦文的微课程《泥鳅大调查》、李雪的微课程《有趣的泡泡》、王若梅的微课程《养蚕记》……一个个精彩的微课程活动、一次次深入生活的探究学习、一段段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的体验,让聆听者感触颇深。
此次微课程学习故事的分享交流,是教师之间共同分享、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的过程,提升了教师在班级微课程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如何发展、开展、推进、反思、提升的课程建构能力,为下阶段的微课程开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