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第二学期 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9/11/22 16:43:29 作者:学校管理员 浏览量:1646次
教案材料:
小班美术:《小小设计师》
执教者:薛梦 执教班级:小三班
活动目标:
1.知道小珠子特征,了解如何运用滚珠子作画。
2.通过不同方向的滚画,表现出滚珠画的点、线美。
3.愿意参与活动,体验小珠子滚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如何运用小珠子作画。
活动难点:让幼儿掌握滚珠作画的技巧。
活动准备:
1. 教学课件:音乐、PPT。
2. 材料:红、橘、黄、蓝颜料、手帕、小珠子、勺子、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播放第一张PPT,引出主题
师:瞧!兔妈妈在商场里开了一家服装店生意非常的红火,衣服很快就卖完了,兔妈妈又进了一批衣服可是这些衣服没有好看的图案,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衣服变漂亮?
2.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大胆表述自己让衣服变漂亮的方法。
二、出示材料,交流讨论滚珠的方法。
1.出示小珠子和颜料,引导幼儿讨论。
2.观察小珠子滚动方法。
三、交代要求,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示范如何使用勺子把弹珠放到盒子里。
2.提醒幼儿每换一次小珠子的颜色要擦一下手帕。
3.要将用完的小珠子放回原来的颜料盘里,不要混色。
4.鼓励幼儿尽量尝试多种颜色,从中感受各种色彩的美。
5.帮助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起制作。
四、展示幼儿作品,欣赏评价。
1.幼儿自主展示作品,让幼儿欣赏、感受色彩搭配、深浅变化给人带来的视觉美。
2.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刚才擦手的手帕现在是不是也变的非常漂亮了呀?我们也将它们放在兔妈妈的店里一起卖出去好不好?
师:哇!现在兔妈妈店里的商品可真漂亮呀,兔妈妈开心极了!
四、结束部分 。
师:我们刚才帮助了兔妈妈装饰了好看的衣服,我们再去别的地方看看还有哪里需要我们帮助吧。
大班美术:《晚霞中的火烈鸟》
执教者:王若梅 执教班级:大五班
活动目标:
1.了解火烈鸟的基本形态,欣赏火烈鸟的形态美。
2.能用水粉画的方式表现晚霞中火烈鸟的不同姿态。
3.对绘画有兴趣,能愉快大胆的作画。
活动重点:1.了解火烈鸟的基本形态,欣赏火烈鸟的形态美。
活动难点:2.能用水粉画的方式表现晚霞中火烈鸟的不同姿态。
活动准备:
1. 课件
2. 刷好底色的背景
3. 水粉笔、黑色颜料
活动过程:
1. 欣赏课件,了解火烈鸟的基本形态,欣赏火烈鸟的形态美
(1) 欣赏图一
师:图片上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太阳落山前后把周围的云彩照射的五颜六色的,这个景色叫做晚霞。
(2) 欣赏图二
师:你们瞧,老师这个还有一只美丽的火烈鸟,你们想一想当火烈鸟走进晚霞里会有什么变化?
(3) 欣赏图三,了解火烈鸟的基本身体部位
师:你们觉得站在晚霞中的火烈鸟美吗?哪里美?
“我觉得它XX美。”
为什么觉得XX美?因为他脖子细细的很漂亮。
还有小朋友觉得它哪里美呢?
你们觉得他的身体像什么形状?(用手指图轮廓)水滴形
腿:老师把腿弯起来的时候膝盖是朝哪里的?那火烈鸟呢?
原来火烈鸟腿弯曲的时候膝盖是朝后跟我们不一样的。
(4) 自主观察并欣赏火烈鸟不同的姿态
师:今天王老师还带来了另外几幅晚霞中的火烈鸟,请你们看看最喜欢哪副?为什么?
幼:我觉得他的脖子弯来弯去的很漂亮。师:你觉得他们在做什么?
幼:我觉得他好像在跳舞。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你们观察的都很仔细,每幅作品上的火烈鸟都有不同的造型和动作,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叫做形态各异。
2.探索火烈鸟的表现方式
(1)关注火烈鸟的身体结构
师:今天我们也要来画画火烈鸟,我们需要画哪几个部分呢?(嘴、脖子、身体、腿)
(2)请幼儿试画
师:今天王老师也画了一只火烈鸟,你们看看他少了哪些部位?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来帮我画一画。
幼儿画错时及时给予干预
师:请你介绍一下你画的火烈鸟他在做什么?
师:我觉得她画的腿细细长长的很漂亮?你是怎么画出的呢?
面朝幼儿示范,将笔侧过来
师:我们把笔竖过来轻轻地画就可以画出细细的线条。
(3)介绍绘画内容
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带来了一片晚霞,请你们在这片晚霞中画出几只在做不同事情的火烈鸟吧。
3.幼儿自主绘画
(1)引导幼儿画出形态各异的火烈鸟
师:你想画火烈鸟在做什么事情呢?
4. 展示与欣赏
师:今天小朋友们都画了很多在做不同事情的火烈鸟,你做喜欢哪一幅图上的火烈鸟呢?为什么?
5.活动结束
师:这么多漂亮的火烈鸟,我们带回去跟同伴一起欣赏吧。
小班儿歌:《夏天》
执教者:杨松松 执教班级:小一班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诗歌内容,感知诗歌中的排比句式。
2.通过情景式藏图游戏,尝试运用xx噌噌xx的句式完整朗诵儿歌。
3.乐于参与游戏活动,感知二十四节气中夏至的基本特点。
活动准备:音乐、图片。
重难点:尝试运用xx噌噌xx的句式完整朗诵,理解夏至的基本特点。
活动过程:
(一)音乐互动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播放音乐《菊次郎的夏天》,师幼互动入场。
2.提问:运动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教师小结:对了运动之后会很热,这就是夏天最大的特点。
3.情景:今天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有一封信件哦。
教师:这封信里面说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信里都说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这是谁给我们寄了一封这么奇怪的信啊?他们藏在信封上呢,哦!原来是夏天给我们寄的信,你们认识夏天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夏天到底有什么?
(二)学习诗歌内容。
1.出示儿歌内容。
2.我们一起仔细听一听夏天给我们的信到底说了什么?
3.哦!原来夏天给我们寄来了这样一封信。信里说了什么啊?
4.花式藏图练习1:风
5.花式藏图练习2:雨
6..花式藏图练习3:雷电
(三)结束活动
1.孩子们,我们信又完整了是不是啊,喜欢夏天寄给我们的信么?
2.结束语:孩子们,现在已经是夏天喽,除了书里的秘密,外面还有许多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附儿歌内容:
听,夏天的声音,噌噌 噌噌。
花朵 噌噌 开放。白云 噌噌 变胖。
太阳 噌噌 放光。划船 噌噌 出海。
夏天 噌噌 快乐时光。
小班语言:《彩虹色的花》
执教者:姚莉 执教班级:小二班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中彩虹色的花愿意帮助别人。
2.喜欢边看图边听故事,能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画面的理解,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
3.感受彩虹色的花帮助朋友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中彩虹色的花愿意帮助别人。
活动难点:2.喜欢边听看图边听故事,能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画面的理解,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
活动准备:
1.课件
2.与故事内容配套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话题“大眼睛”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彩虹色的花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1.这是谁的眼睛?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书里面也有一双大眼睛,他是谁?太阳睁着大眼睛,他在看什么?
2.谁来说说这是一朵怎样的花?他的名字叫彩虹色的花,今天彩虹色的花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出示蚂蚁、蜥蜴、老鼠、小鸟、刺猬与彩虹色的花见面的画面,观察小动物的表情细节,体会小动物们的心理。
1.出示图5:教师:“噔噔噔,谁来了?他开心吗?为什么不开心?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帮助小蚂蚁想一个办法吧!彩虹色的花会对他说什么呢?听完彩虹色的花说的话小蚂蚁会用花瓣做什么呢?
2.出示图6:小蚂蚁在彩虹色的花的帮助下渡过水坑了吗?他会对彩虹色的花说什么呢?彩虹色的花又会怎样说?
3.出示图7:春天到了蜥蜴来了,蜥蜴他怎么了?蜥蜴会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呢?什么叫宴会?彩虹色的花会帮助他吗?他会怎样帮助蜥蜴呢?
4.出示图8:最后蜥蜴穿什么去参加宴会了呢?
5.出示图9:过了几天小老鼠遇到了彩虹色的花,小老鼠怎么了?猜一猜已经到了什么季节呢?彩虹色的花会怎样帮助他的?
6.出示图10:小老鼠用花瓣做了什么?小老鼠的表情出现怎样的变化?
7.出示图11:秋天到了小鸟飞来了,小鸟眼睛睁得圆溜溜的边飞边四处张望,他在找什么?那彩虹色的花会怎样帮助他呢?
8.出示图12:小鸟带着彩虹色的花送给他的花瓣飞回家,把花瓣当作礼物送给他的女儿。
9.出示图13:他又是谁?这个时候天空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小刺猬的内心会感到怎么样?彩虹色的花会怎样帮助他的?
10.出示图14:彩虹色的花将花瓣送给小刺猬挡雨。小刺猬的表情怎样?
11.教师:彩虹色的花是怎样帮助小动物们的?花瓣越来越少了,那他还会继续帮助别人吗?
三、回忆彩虹色的花帮助小动物的片段,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再继续看故事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了,故事中哪些小动物的得到了彩虹色的花的帮助?他们用花瓣做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出示相应图片。
四、教师依次演示PPT,完整讲述绘本故事,感受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1.教师:彩虹色的花还帮助了谁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3.教师:你觉得故事中彩虹色的花帮助了别人他自己心里会怎么样?
4.教师小结: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小朋友像彩虹色的花一样懂得帮助别人。彩虹色的花的故事还没有说完,今天活动后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找到这本书并阅读完,去看一看彩虹色的花还帮助了谁,再与身边的好朋友聊一聊你做过哪些帮助别人的事情。
小班科学活动:好吃的枇杷
执教者:陶昱霖 执教班级:小一班
活动目标:
1. 能从下往上地观察认识枇杷的基本特征。
2. 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枇杷的感受和发现。
3. 喜欢参加剥枇杷活动,喜欢吃枇杷。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枇杷,餐盘,枇杷的其他作用图及视频。
活动过程:
1. 认识枇杷的外形特征。
(1)教师出示一个枇杷:你见过这个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2)教师请幼儿每人取一个枇杷,请你看一看,摸一摸,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的枇杷是什么形状的?
(3)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
2. 仔细观察枇杷的外形特征,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发现。
(1)观察枇杷外形,从下往上的顺序。最下面的是枇杷的果脐。
(2)品尝枇杷。
--擦手剥枇杷,用手指扣一个小洞洞将皮撕下来。
--教师:枇杷是什么味道?枇杷里有什么?数一数有几个核?核的形状?(圆圆的扁扁的)
3. 了解枇杷的用处。
观看制作枇杷地视频。枇杷除了可以当水果吃,还可以做枇杷膏。
小班科学:海绵宝宝变形记
执教者:包敏玲 时间:2019.6.20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的主要特性,了解海绵的主要用途。
2.尝试用看看、摸摸、捏捏、藏藏等方式进行探索操作。
3.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玩海绵时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生活中使用过海绵制品。
2.物质准备:不同造型海绵(人手一块);布袋(人手一只);大、小盒子若干等。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激发活动兴趣。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好玩的东西,它就藏在神秘袋里,请你们摸一摸,捏一捏,猜一猜是什么?(自己拿出海绵)轻轻地拿出来,仔细地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玩一玩你的海绵宝宝,说说有什么感觉?
2. 师幼共同小结:原来海绵可以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摸一摸它是软软的、糙糙的;掂一掂它是轻轻的;捏一捏它很软、很舒服。仔细看起来海绵上面还有很多很多的小洞洞。
二、动手操作,发现海绵会变形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捉迷藏” 游戏一:藏在身体里。
(1)师:海绵宝宝想先在我们身体上面躲一躲,你会把它藏在身体的什么地方呢?
(2)幼儿操作,在身体上收藏自己的海绵宝宝。
(3)师:你的海绵宝宝藏在了身体的什么地方?躲在XX里,你有什么感觉呢?
2. “和海绵宝宝捉迷藏”游戏二:藏在盒子里。
(1)师:这儿有很多的盒子(出示盒子),海绵宝宝想躲进这些盒子里,你觉得他们能躲进去吗?请你选一个盒子试试吧。
(2)验证猜想,操作尝试,初步探索海绵能变形的特性。
(3)讨论:如果选择列更小一点的盒子你觉得海绵宝宝能藏进去吗?
(4)再次验证猜想,尝试操作,感受海绵能变形的特性。
3.师幼总结:原来海绵的身体软软的,只要用点力就能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不用力的时候还会还原。
三、探索游戏,进一步体会海绵能变形的特性。
1.师:(出示圆筒盒子)这儿有个圆筒盒子,你们这么多海绵能藏进去吗?
2.集体实践游戏,进一步体会海绵宝宝能变形的特性。
四、观看PPT,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师:海绵软软的,能变形,海绵有什么用处呢?
集体观看PPT。
延伸话题:海绵放进水里会怎样呢?